Ice 开放网络的观点部分刊登了我们团队对影响 Web3 领域和更广泛的互联网社区的重要新闻和问题的评论。
想要了解我们对某个主题的看法?请通过media@ ice .io联系我们。
2025 年 2 月 4 日,Meta 的 Threads引入了公共自定义 feed ,效仿 X 复制了其去中心化替代方案 Bluesky 的核心功能。
这一举措并没有在 Web3 领域引起轰动——贸易战正在酝酿,市场低迷,人工智能像野火一样蔓延,为什么会这样呢?然而,它应该引起轰动,这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关注的新闻。
让我们客观地看待问题。
Bluesky Social 每月有 1200 万活跃用户 (MAU) — 与中心化同行 Threads 和 X 相比,这个数字微不足道,后两家公司的 MAU 分别约为 3 亿和 4.15 亿。尽管 Bluesky 可以说是目前最简洁、最主流的去中心化社交媒体平台,但它在功能方面无法与其大型科技竞争对手相媲美。它最近才推出聊天功能,不支持视频、长篇内容或 Spaces 类型的格式。
Bluesky 是简陋的微博——一只站在多功能、能歌善舞的巨人脚下的大卫。但它确实拥有 Threads 和 X 都没有的,那就是核心的去中心化。它允许用户创建自定义信息流并从一开始就将其公开,这或许是这一关键差异化因素最明显的特征,也是它对那些寻求数字自由、更大个性化或只是患有社交媒体疲劳的人最重要的卖点。
公共自定义信息流是 Bluesky 的标志,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纽约时报》和《洋葱报》、斯蒂芬·金和亚历山大·奥卡西奥·科尔特斯等人加入该平台——他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支持塑造 Web3 叙事的范式转变,将自由主义理想与对权力集中的批判以及整合进步治理模式的努力相结合。
它们回归了社交媒体和互联网最初的设想,以及 Web3 尚未大规模实现的目标——真实、自主、社区驱动、不受审查的表达和互动。
我们应该担心。
Threads 和 X 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和 MAU 劫持了与 Bluesky 所代表的理想息息相关的机制——希望我们的空间能够继续代表这一理想——我们应该对此感到担忧。至少,我们应该警惕披着羊皮的狼,它如此巧妙地利用了刚刚兴起的大众对数字主权的需求。
自定义信息流的可用性以及在 Threads 和 X 等大型集中式平台上分享信息流的机会,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迈向以用户自主为基础的新互联网的第一步,但事实并非如此。它是一种烟幕,营造出一种虚假的数字自由感——一个空洞的、无可否认的华丽外壳,掩盖了真正开放的互联网应有的样子。
它缺乏实质内容,也缺乏真实性,因为它缺乏技术基础。它完全是营销手段,而它危险之处在于其规模之大。
Threads 和 X 的注册用户总数超过 10 亿,而 Bluesky 的注册用户数为 3000 万。
当超过十亿人(约占全球互联网用户的五分之一)被给予安慰剂来缓解他们尚未意识到的痛苦时,大多数人肯定会表示满意,从而扼杀了真正解决问题的任何努力。这将阻碍真正的补救措施的发展——像 Bluesky 和Ice 开放网络,其使命是实现数字交互和人格的去中心化。
大型科技公司采用 Bluesky 的核心创新并不是去中心化的胜利——它只是对其美学的借用,是对其承诺的重新包装,但缺乏实质内容。虽然这可能会给人一种用户赋权的假象,但最终会加强中心化平台对我们数字空间的控制。
真正的战斗不仅仅关乎功能——而在于谁能控制在线互动的基础设施。
随着 Web3 继续推动真正开放和自主的互联网,我们必须保持警惕,防止大型科技公司在没有原则的情况下挪用去中心化的语言。如果我们接受模仿作为进步,我们就有可能推迟甚至破坏 Bluesky 和Ice 开放网络正在努力实现。
未来的选择很明确:拥抱便捷的海市蜃楼,还是为建立在真正的数字主权基础上的互联网而战。
与此同时,一定要小心。
关于作者:
Alexandru Iulian Florea是一位资深科技企业家,也是Ice 开放网络。他是数字主权作为基本人权的积极倡导者,他的个人抱负是让每个人都能使用 dApp,从而帮助全球 55 亿互联网用户接入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