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s 和 X 正在劫持 Bluesky 的機制——你應該擔心

Ice 開放網路的觀點部分刊登了我們團隊對影響 Web3 領域和更廣泛的網路社群的重要新聞和問題的評論。


對我們對某個特定主題的想法感興趣嗎?請透過ice聯繫我們。

2025 年 2 月 4 日,Meta 的 Threads引入了公共自訂 feed ,效仿 X 複製了其去中心化替代方案 Bluesky 的核心功能。

這項措施並未在 Web3 領域掀起波瀾——在貿易戰不斷、市場低迷、人工智慧如野火般蔓延的背景下,為什麼會這樣呢?但它本該如此,而且這是我們都應該關注的新聞。

讓我們客觀地看待問題。

Bluesky Social 每月有 1,200 萬活躍用戶 (MAU)——與其中心化同行 Threads 和 X 相比,這個數字微不足道,後兩者的 MAU 分別約為 3 億和 4.15 億。儘管 Bluesky 可以說是目前最簡潔、最適合主流的去中心化社群媒體平台,但它在功能方面無法與其大型科技競爭對手競爭。它最近才推出了聊天功能,並且不支援影片、長篇內容或 Spaces 類型的格式。

Bluesky 是基本的微博,是多功能、能歌善舞的巨人歌利亞腳下的大衛。但它確實具有 Threads 和 X 所不具備的本質去中心化特性。它允許用戶創建自訂資訊流並從一開始就將其公開,這可能是源於這一關鍵差異因素的最明顯特徵,也是其對那些尋求數位自由、更大個性化或僅僅是遭受社交媒體疲勞的人最重要的賣點。

公共自訂資訊流是 Bluesky 的標誌,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它吸引了《紐約時報》和《洋蔥報》、斯蒂芬·金和亞歷山大·奧卡西奧·科爾特斯等人加入該平台——他們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支持塑造 Web3 敘事的範式轉變,將自由主義理想與對權力集中的批判以及整合治理模式的努力相結合。
它們回歸了社群媒體和網路最初的設想,以及 Web3 尚未大規模實現的目標——真實、自主、社群驅動、不受審查的表達和互動。

我們應該擔心。

當 Threads 和 X 利用其所有的力量和 MAU 劫持與 Bluesky 所代表的理想密切相關的機制時(希望我們的空間能夠繼續代表這種理想),我們應該感到擔憂。至少,我們應該警惕披著羊皮的狼,它如此巧妙地利用了剛出現的大眾對數位主權的需求。

自訂資訊流的可用性以及在 Threads 和 X 等大型集中式平台上共享它們的機會從表面上看似乎是邁向以用戶自主為基礎的新互聯網的第一步,但事實並非如此。這是一種煙幕,創造了一種虛假的數位自由感——一個空洞的、無可否認光鮮的外殼,掩蓋了真正開放的網路應有的面貌。

它缺乏實質內容,也缺乏真實性,因為它缺乏技術基礎。這都是行銷手段,其規模之大使其變得危險。

Threads 和 X 的註冊用戶總數超過 10 億,而 Bluesky 的註冊用戶數為 3,000 萬。

當十多億人(約佔全球網路使用者的五分之一)被給予一種他們尚不知道的痛苦的安慰劑時,大多數人必然會表示滿意,從而抑制任何真正解決問題的努力。這將阻礙真正的治療方法的發展——像 Bluesky 和Ice 開放網絡,其使命是實現數位互動和人格的去中心化。

大型科技公司對 Bluesky 核心創新的採用並不是去中心化的勝利——而是對其美學的吸收,是對其毫無實質內容的承諾的重新包裝。雖然它可能造成用戶賦權的假象,但它最終加強了中心化平台對我們的數位空間的控制。

真正的戰鬥不僅僅關乎功能——而是誰能控制線上互動的基礎設施。

隨著 Web3 繼續推動真正開放和自主的互聯網,我們必須保持警惕,防止大型科技公司在沒有原則的情況下挪用去中心化的語言。如果我們接受模仿就是進步,那麼我們就有可能推遲甚至破壞藍天等計畫所帶來的真正改變。 Ice 開放網路正在努力實現。

未來的選擇很明確:擁抱便捷的海市蜃樓,還是為建立在真正的數位主權基礎上的網路而戰。

同時,一定要小心。

關於作者:

Alexandru Iulian Florea是資深科技創業家,也是Ice 開放網路。他是數位主權作為基本人權的積極倡導者,他的個人抱負是讓每個人都能使用 dApp,從而幫助全球 55 億網路用戶連接區塊鏈。